走进课堂 呈现精彩 享受教学
11月28日,2016届师范类毕业生教学技能大赛落幕。大赛分院级初赛、校级复赛、决赛三个阶段。11月1日至24日,18个学院的2439名学生参加了初赛。11月25日至26日,初赛选拔出的52名学生参加学校复赛,12名学生晋级决赛。
外国语学院田艳琴、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王海艳等2名同学以出色的表现荣获决赛一等奖,生命科学学院潘婷、数学与统计学院程光、体育学院金文杰、生命科学学院贾蓉等4名同学荣获二等奖,历史文化学院郑东娜、文学院雷作安、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任婷婷、马克思主义学院李健林、教育学院李雨霖、美术学院刘南南等6名同学荣获三等奖。马艳妮等40名同学荣获大赛优秀奖。马克思主义学院、历史文化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外国语学院、体育学院等5个学院荣获大赛优秀组织奖。
决赛采用全国师范生教学大赛评分标准,邀请了西北师大附中校长贾金元、嘉峪关市一中校长周哲、兰州五十一中校长张德友、临夏中学校长张居贵、徽县一中校长耿宏、民勤一中校长许少英、陇西二中校长贾国涛、庄浪二中校长郭海玉、二附中副校长孙钧等9人担任评委。
校长刘仲奎,党委副书记、副校长万明钢,副校长张生勇和各学院主要负责人、师生代表观摩比赛。
一等奖获得者、外国语学院田艳琴
我是在应试教育制度下长大的,所以希望能够突破过去“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在课堂上更加注重与学生互动,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这样也会增加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面对未来,田艳琴说:“一旦决定要做一件事,就不要顾虑太多,尽心尽力地去准备,无论结果如何,都会有所收获!”
一等奖获得者、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王海艳
讲课中,王海艳将兰州天气渐冷作为案例引入课堂,她说:“上课虽然是在讲知识,但更是密切联系实际的,要让同学们能直观的感受到天气就在我们身边,天气的变化也在我们身边。”
在王海艳看来,比赛和实习,带给她的不仅是鲜花与掌声,更重要的是一次经历,一次动力。激励着自己在教育事业上不断前进。
二等奖获得者、生命科学学院潘婷
“一米宽,一千米深,一万个小时”是潘婷的实习感悟,也是她参加完此次教学技能大赛后内心感受最深的一点。高中的讲台不过一米的宽度,却承担着一千米深的责任,这意味着她要付出一万个小时甚至更多的时间去肩负起这个责任。
“多年后,你是否还会保持一份对教师这个职业的热情?你是否真的喜欢教师这个职业?”潘婷做出了最铿锵有力的回答:“一旦选择,你就必须为之付出,肩负起一份责任。”
二等奖获得者、数学与统计学院程光
我觉得在数学课堂上提起学生的兴趣很重要,所以我会提前准备稿纸等,在课堂上鼓励学生自己多动手,比如折正方体。我很庆幸在实习中遇到的学校和老师,他们给了我很大的鼓励和帮助,指导老师告诉我,把一道题真正讲透,要比做几道不够懂的题目重要得多,应当重质而不是单纯的量。实习让我把理论知识融入实践教学,真正得到了锻炼和提升。我觉得作为一名数学老师,要及时发现学生问题,并与他们多交流沟通。也要经常反省自己,课堂中多举例,鼓励学生把生活与数学联系起来,培养他们的数学意识。
二等奖获得者、体育学院金文杰
整队、介绍教学内容、跑圈、趣味游戏、热身训练、比赛。金文杰的体育教学课秩序井然,有条不紊的进行。
“老师,你是否还可以留在我们学校教我们。”这是实习期间同学们问他最多的一个问题,每当这时候,金文杰的内心总是酸涩而感动。在他看来,体育老师不仅要教会学生精湛的技能,锻炼他们较强的身体素质,更要引领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从而也使自己成为一名好老师。
二等奖获得者、生命科学学院贾蓉
从事教师工作,首先要端正态度,只有将自己全身心地融入课堂,与学生交流,才能带动学生们的积极性,让他们学有所长。另外,要抓住机会锻炼自己,培养自己制作课件和口头表达的能力。没有谁生来就会讲课,只有多看、多听、多学习、多积累,才能做好教学工作。
三等奖获得者、郑东娜 历史文化学院
作为教师,一定要热爱教师事业,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出于就业原因而从事教师工作,也一定要敬业乐群。多向老师请教,虚心潜学,认真负责。其次一定要爱学生,有的学生虽然顽皮,但内心深处是非常好学的,关爱是相互的,尊重也是。只有把人文关怀融入教师事业中,才能真正做个好老师。
三等奖获得者、文学院雷作安
第一,平常要把学习放在首位,多看书。提升自己,实力是自信的基础,要自己督促自己,不断提高。第二,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非常重要,要有敢于应对一切的勇气。当你处在低谷时,少说话,多做事,千万不能妄自菲薄,不要轻言放弃。第三,要勇敢认真地犯错,不要怕栽跟头,每次的跌倒都是特别好的成长。勇敢积极应对困难。
三等奖获得者、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任婷婷
别的老师在课堂上一般专注于给学生讲述知识,我却希望我的学生能够在课堂上自己获取知识,我希望我只是很好的去引导他们。
以学生为主体,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动手能力,及时纠正学生在课堂实验中的错误,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让他们享受获取知识的过程。
三等奖获得者、马克思主义学院李健林
做老师,最重要的就是要热爱老师这个职业。其次才是你的知识素养和能力水平。我热爱老师,我想做一名好老师。为此,我平时注重点点滴滴的训练、培养,并且积极向老师请教。在知识上将视野放在各个学科。多方面、宽领域、深层次的学习知识。另外我积极了解时政,随时充电。
三等奖获得者、教育学院李雨霖
拥有强大的语言感染力对幼儿教师而言是十分重要的,它可以使小朋友产生极强的代入感,从而迅速地进入状态,以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另外,实习期间积累的不少讲故事的经验,也打消了我授课时紧张感。
三等奖获得者、美术学院刘南南
“必须加强专业素质,对学生一定要有爱,感情上多磨合,平时多与学生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疑难点,帮助他们解决遇到的问题。”这是刘南南在实习与参加完本次教学技能大赛最深的感触。
“活着,不能就为了活着,其实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是一个世界,即使最平凡的人也要为他生活的那个世界而奋斗。”站在讲台上的她,感情饱满,气场十足,在这方寸舞台上,绽放着自己的光芒。
评委 张德友
这些即将踏上讲台的青年教师,思想活跃,对教育教学改革当中比较前沿的思想和教学方法吸纳得很快,对现代新媒体手段的应用也比较熟练,在他们的身上,我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后生可畏”,也看到了教育事业未来的希望。
万明钢宣读《关于表彰奖励2016届师范类毕业生教学大赛优秀个人及优秀组织单位的决定》。
刘仲奎充分肯定了大赛的举办。他对决赛评委专家的精彩点评、参赛选手的优秀表现和相关部门的精心组织表示衷心感谢。他说,各位中学校长的精彩点评,凝结着他们多年来在教学岗位上的丰富经验,对所有参赛选手及观摩学生的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具有很强的实践指导意义。
刘校长指出,经过3年的精心打磨,教学大赛已经成为我校的品牌活动,成为师范生专业技能培养的重要环节,对提高师范生的从师技能具有很强的示范和引领作用。他希望所有选手及时总结参赛经验,并与更多的同学分享,将大赛的成果推广到大家的学习实践当中。
刘校长要求,各学院和相关部门要及时总结大赛经验,真正做到“以赛促训、以赛促学、以赛促教”,进一步深化师范生专业能力培训和教育实习工作,推进学校“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全面提高师范生的培养质量。